平湖秋月:中秋之夜必赏美景
不知不觉,竟已到了秋天。而且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提到中秋节,就不得不提"赏月"。在这个中秋之夜,让我们抬头遥看天空中的一轮皎皎明月,任思绪飘到西子湖畔,来看一看这自古就公认的人间胜景,西湖的著名十景之一:平湖秋月,那正是一定要在中秋的月圆之夜必赏的美景。
中国的古人是非常风雅的,每每到了这般的良辰美景,就要吟诗赋词抒发胸怀,赞叹感慨一番。
关于"平湖秋月"最早的记载应该在南宋时期,南宋的祝穆著有《方舆胜览》,称当时的画家们把西湖四时不同的美景都通过绘画表现了出来,这就是西湖十景的最初由来,那时的说法是: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两峰插云、三潭印月。而且其中的景致都是两两对应的,非常工整,可见古人的用心精致。
当时平湖秋月作为十景之首,可见其景致的灿然。而现在的排序却把"苏堤春晓"排在了第一,这要怪我们的康熙皇帝,在清康熙三十八年时,他下江南,游到了西湖,被西湖的美景打动,兴致大发,在题写西湖十景时,竟把"苏堤春晓"排在了第一,于是就这样流传下来了。不过也应赞叹康熙皇帝的才学,这样的排序显得更加严谨,有了春后才有秋。
而且在南宋时期,作为西湖十景头牌的"平湖秋月",并没有固定的的景址,这从当时很多文人的作品中就可看出。也正是由于这位康熙皇帝,才使这个著名的景致有了固定的景址,确定在了苏堤三桥的南龙王祠,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一直传至今天。这个地方在秋天赏月的时候,最适合临水观月以欣赏,可以说是全湖精神之全。
作为自古公认的绝美景色,历代引得文人吟诗作赋赞叹不已,南宋诗人王洧作写诗说:"万顷寒光一夕铺,冰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
良辰美景又怎能少了音乐呢,《平湖秋月》原还是一支古曲。而现在流传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所作的,他于中秋时节畅游杭州西湖,被西湖的美景深深打动,遂创作了这首描写月夜西湖景色的《平湖秋月》,是广东音乐抒情乐曲中的佳品。该曲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描绘了皎洁秋月清辉下的西湖美景,幽静迷人,秋夜景象平和、静谧。
晚风轻拂、素月幽静。一潭平静的湖水,映照著一轮皎洁的秋月,水月相溶,可风可月,不知今夕何夕
不禁心中独自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人说,白堤、苏堤就是美人的两道弯眉,少了哪一条,都不能称其为美。沿着白堤一直往孤山方向走,在堤跟山的交接处,木楼房前一块平台延伸到水面,此处,就是杭州最佳赏月地之一-平湖秋月。
"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这是"湖天一碧楼"上的楹联,也是古人对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的描述。感受平湖秋月的味道,最好的时节就是每年的中秋节了。景观沿湖一排敞开,包括御碑亭、水面平台、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等建筑,是一处沿湖展开、错落有致、独具一格的园林景观。自古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境,每当月满时,在这里就是最好的体现。
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
可惜的是这时候可能游客会很多,也可能天公不作美,细雨纷纷。不过在接下来的九、十月也是感受平湖秋月的好时间。与其它秋季美景相比,西湖的平湖秋月,多了一分文气,多了一丝城市的味道和浪漫气息。
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清风明月,星河烂漫,只要有雅致的闲情,平湖秋月总会给你一份独有的浪漫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