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没有淡季,如何创新才是关键
节日民俗丰富多彩,文化旅游没有淡季。节日民俗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进入冬季,许多地方的旅游也进入了淡季,业界开始思考怎样让淡季不淡、淡季更旺。最近去山东枣庄,得知旅游部门正在联手淮海旅游经济圈和京沪高铁沿线的城市,筹划举办首届中国春节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并联合开展系列活动。笔者认为,这不失为拉动冬季旅游的好举措。
对于主打山水资源的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来说,受季节变化影响,会出现相对的淡季。而民俗旅游、文化旅游则是四季常青的。尤其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数量多,且一年四季节节相连,东南西北民俗风情各具特色。节日民俗是民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而且具有时间性、地域性、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所以,节日民俗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春节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传统的春节是从除夕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但是,近年来,辞旧迎新过大年的习俗被淡化了,民俗节日这一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被忽视了,甚至被一些洋节和现代节庆活动取代。这次,枣庄发起举办年博会,正是弘扬年文化、兴盛年旅游的创新之举。通过年文化内涵的集中展示和年旅游产品的集中推广,必将掀起寒冷冬季里的旅游热潮,实现区域旅游的淡季不淡、淡季更旺。
“生命在于运动,旅游在于活动。”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旅游活动需要组织得更加生动、具体和精彩。几年前,山东在中国内地外成功打响好客山东品牌,向世人发出了“到山东过大年”的邀约。这次年博会的举办就是一个平台,把各地的年习俗活动、年文化产品、年旅游线路串联起来、整合起来,集中展示给公众。
旅游即生活。现在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正呈现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人们越来越需要和青睐具有差异性、体验性更强的旅游活动。过大年的旅游活动和产品,只要策划和组织得具体、生动、丰富、多彩,一定会迎合人们的需求,带旺冬季旅游的市场,拉动消费。各地不妨学习山东枣庄的做法,做足做好年旅游的文章。如此,不但能够走出淡季,还一定会进一步拓宽发展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和深度旅游的思路。
旅游发展已经从产品经济走向产业经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需要我们构建产业体系,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品质。而年文化、年旅游,必将拉动一个产业链。从包饺子、吃年糕、闹元宵到写春联、贴年画、燃烟花,从年夜饭、赏灯会、逛花市到放社火、舞龙狮、赶大集,从办年货、添新衣、拜大年到办婚事、祝大寿、度年假……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后面不正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吗?通过年博会的平台挖掘和整合旅游产品,并通过各种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活动,必将拉动年产业的开发、集聚和发展。
枣庄的做法让我们看到:如今的旅游市场已经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关键在于理念和思路,如何创新产品、创造需求、引导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