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童,一个带有深邃时间纹路的古村落
“时间不是绝对的,时间带着口音发言,每种文化都有一套独特的时间纹路。了解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就是了解他们看待时间的价值。”
一位叫罗伯特.列文的美国人教会了我如何深入一个陌生的群体,了解他们与其他群体的差异,这对于沉醉于发掘中国古村落不同特点的我受益匪浅。
浙江宁海的前童镇,就是这样带有深邃时间纹路的古村落。
浙东山明水秀,风物清丽。《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就是“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30里,至梁隍山......”
按照我们的行程计算,这个“自宁海出西门,30里......”应该就是前童,因为前童八景中的“梁山鹤鸣”就是梁隍山,可徐霞客笔锋一转,走到天台山去了。对此,我们只能理解为千年古镇前童以前和现在一样不出名,一样闭塞。
班车载着我们西去宁海县城半小时,就到了平地崛起的塔山和鹿山之间的前童。沿着卵石铺就的小径,我们步入前童古镇。古镇的建筑多为明代建筑和仿明代的清朝建筑,建筑的屋基也大多为卵石垒成,这使得整个古镇多出几分山野的气息。与众不同的是,古镇的街巷异常狭小,建筑异常密集,身处其中就如走迷宫一般。其实据前童史志记载,前童人口近万,九成姓童。童氏自南宋绍定六年(1228年)迁居到此,在此地相阴阳,度原湿,开草昧,展经纶,艰苦备尝。村落就是按回字九宫八卦式布局的。南街北街是外围,花桥街、石镜山路、双桥街为内围。村中老街、小巷布置有序,祠堂、水井、渠道错落其间。
我们莫辨南北东西,顺着“回”字形的街巷一一探访。渐渐的,我们发现自己面对的,就是一幅幅凝固的时间图画。知书达理的儒学理念是它的画布,沧桑、衰败、陈腐是它的笔调,所有绘画语言只表达一个内容——这是一个时间节奏极度放慢的人居环境。这幅图画只有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有,但是即使在虚拟的桃花源,时间价值也未曾如此虚掷。
那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宅,门楼东倒西歪,窗棂支离破碎。院中不是荒草成片,就是垃圾成堆。猪圈紧挨着卧塌,不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一些老宅已经很长时间没人居住了,青苔甚至爬上了楼梯和门窗。“欣所居”是古镇的著名建筑,却在前年毁于一场大火,仅剩门楼独木难支,摇摇欲坠,用一根烧焦的梁柱倚撑着,而院中的野草,早已长得过膝。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衰败、陈腐不是古镇的唯一。前童给我们更多的,是它贵族般的沧桑,是波德莱尔诗中残缺而令人心碎的美。这种沧桑的、憔悴的美丽,也许更令人心动。
“小桥流水宅”是前童最美之处,明代正德四年,前童人在村西拦阻白溪山洪,开五里水渠将清流引人村中。
村内地面缓缓东斜,故入村碧水流经家家户户,又从村东北泄出灌溉农田。前童的这条5里长、500年历史的水渠精华在上游,即花桥街的“小桥流水宅”这一段。因为流水来自山涧,花桥街的渠水清澈湍急,家家临水的乡民都在家门口挑出一块石板,既当桥又作埠,女人洗涮忙碌,孩童捉鱼摸虾,十分热闹。水渠的两边,是前童所有建筑特有的卵石,历经500年的冲刷,一个个光溜可鉴。沿水渠还建有拙朴的古桥,很短,仅一步即可跨过。古桥石条的棱角已被磨得滚圆,上有铭文,只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不能分辨字迹。
“明经堂”和“职思其居”是相邻的两处著名建筑,宅中居住的,都是数代相传的童家子孙。明经堂的始祖是一个做黄酒的老板,却在院中挂了块“敦伦凝道”的扁额,让人颇费思量。现在居住在老宅中的是两个堂兄弟,其中一个叫童衍方,我们问他““敦伦凝道”的含义,他摇头说自己也不知道,只晓得先祖造这间宅子时就有了,迄今已有180年的历史,上面的金字还是当初描的,至今不褪色。在明经堂中,还有一个雕花大床,童衍方告诉我们,这床有120年历史。雕花大床上刻有三国、八仙的故事,细节传神,制作豪奢,所有雕像都镀金镶玉,在黑暗中发出高贵的光芒。
“群峰簪笏”是童氏祖居,也是前童建筑和儒家理念的集大成者。其实“群峰簪笏”只是老宅一面马头墙的名称,取意飞檐所对远处山峰如玉簪似朝笏,暗示主人尊贵的地位;老宅的另外一面马头墙名曰“清流映带”,取意飞檐近处的清渠流水象官服上的玉带一般。“群峰簪笏”的马头墙是其它老宅所没有的,我们问正在院中写字的童钟财老先生,他告诉我们,以前要得取功名的人家,才能建马头墙,而造“群峰簪笏”的先祖,正是位举人老爷。
建于嘉庆廿五年(1820年)的“群峰簪笏”看似破旧,却是一个文化的宝藏,无处不体现“明理义、勤俭治家”的儒学观念。对称式的马头墙上有“群峰簪笏清流映带”的墙额,墙尖塑“鱼化龙”,门廊穿堂嵌“五福寿”,正房窗棂刻有朱子家训文字和图像,西窗是“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东窗是“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紧洁”。老宅的窗户上刻的是阴阳牡丹,据说也是属于绝无仅有的了。门窗腰板刻菱藕、春蚕等浮雕。
童钟财老先生是举人公的第六代孙,他告诉我们,“群峰簪笏”和“职思其居”都是举人公三兄弟造的。当年,三兄弟中的老大老二在朝廷做官,老三在家教书务农。造房子是老大老二出钱,老三出力。“群峰簪笏”完工之后,老大对老二、老三说,看来这东西两厢三兄弟还不够住,于是他将“群峰簪笏”让给了两兄弟,自己再到西面造了“职思其居”,因为他已退隐故里,所以“职思其居”就没有造马头墙。按当地风俗,东为长、西为幼。可是老二见老大主动将“群峰簪笏”让给了自己和老三,就对老三说,虽然造房子我们出了钱,但是你出力最辛苦,你住东面吧。他将宽敞明亮的东厢房让给了老三,自己住进了西厢房。
虽然前童当地的老人大多听不懂普通话,但好在宁海是吴方言的东南尽头,我们直接用自己的家乡语和童钟财老先生交流,来自吴方言两端的语言碰撞,到也听个七八分明白。童钟财老先生颇为健谈,将前童的儒家理念的形成历史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